明悦心理
急性应激障碍症状的临床表现有哪些
发布人:太原明悦心理 发布时间:2017/4/20 点击:3099次
急性应激障碍,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,由剧烈的、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、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。那么,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?
急性应激障碍,一般在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刺激下几分钟内出现,并在2-3 天内(常可在几小时内),如果应激性环境缓解,症状逐步缓解,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具不可逆转性,症状一般可在2-3 天后开始减轻。通常在一周内可缓解,预后良好。
临床表现: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恢复正常,或进入意识朦胧状态。在灾害事件发生时,幸存者会很快出现极度悲哀、痛哭流涕,进而出现呼吸急促,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。初期为“茫然”阶段,以茫然、注意狭窄、意识清晰度下降、定向困难、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;随后,患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、形式丰富的症状,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、激越、愤怒、恐惧性焦虑、抑郁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,如心动过速、震颤、出汗、面色潮红等。有时,患者不能回忆应激性事件。
1.反应性朦胧状态:表现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楚感知,难以进行交谈,有自发言语,语句凌乱,动作杂乱,偶有冲动,或有幻觉,事后部分或全部遗忘。可出现定向障碍,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,自言自语,内容零乱,表情紧张、恐怖,动作杂乱、无目的,或躁动不安、冲动毁物。事后不能全部回忆,称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。
2.反应性木僵状态:表现为运动性抑制,如目光呆滞、情感迟钝、不言不语,对外界刺激无反应。表情呆滞,处于茫然状态,继而不动不语,呆若木鸡,对外界刺激无相应反应,呈木僵状态,称心因性木僵。
3.反应性兴奋状态:表现为运动性兴奋,如话多、喊叫,其内容往往与心理创伤有密切关系,并伴有情绪反应,出现冲动、激越等。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,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,出现情绪兴奋、欣快、言语增多,并有夸大特点,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关,易被人理解,有时亦可出现伤人、毁物行为,多数伴失眠,称心因性躁狂状态。
4.出现情绪低落:抑郁、愤怒、悔恨、沮丧、绝望、自责自罪,严重时有自杀行为,并有失眠,噩梦多、疲乏、难以集中注意力、对生活缺乏兴趣,对未来失去信心,但无精神运动抑制现象。症状缺乏晨重夜轻的变化,情感和行为多能为旁人所理解,与外界接触尚好,称为急性心因性抑郁状态。
上述症状多为混合出现,但也可单独出现。在应激源缓解后,一部分人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,这些症状往往在24~48小时后开始减轻,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。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,应该考虑诊断为“创伤后应激障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