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悦心理
每一桩心想事成,都离不开这两个关键点
发布人:李老师 发布时间:2016/6/2 点击:1375次
每个人都希望心想事成,许下的愿望都能够成真。这一期的“身心灵辞典”,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吸引力法则。
吸引力法则最初在大众视野出现,源于《秘密》的火爆一时,人们仿佛真的发现了心想事成的万能公式,从此人生无忧,想要什么随便跟宇宙下订单就好了。然而热潮过后,很多人经过实践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,愿望并没有实现,人生也没能开挂,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?
吸引力法则是什么
如果你从来没听说过吸引力法则,那么请记住以下这条简明法则:
你会把自己不断感知、思考和关注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,“我们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。”其实还有另一种更准确的说法,“我们会成为我们不断想要成为的人。”只是想一想某些事情并不一定能让它们发生在你的生活里。你需要不断地去想,经过一段时间后它才会显现。
你注意到没有,很多看过与积极思维有关书籍的人会告诉你,它们基本上没有效果?这些书之所以无效,是因为吸引力法则的效果与你的想法并没有多大关系,而是与你的感受密切相关。是的,你的想法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,但关键在于:
你的感受,而非你的想法,决定了你会把什么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在物质世界中,相反的事物相互吸引。男女之间的吸引、磁铁南北极之间的吸引……但当论及吸引力法则和情绪时,情况则是振动会吸引相同的振动。量子物理学能够证明这一点。
如果是积极情绪,振动就比较高,并会将好事吸引到你的生活中来。如果是消极情绪,振动就比较低,因此会把消极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吸引力法则公式:
想法+情绪+持久的信念+行动=显现
有关吸引力法则的书籍告诉我们:当你将持之以恒的想法、强烈的情绪、信念和恰当时候采取的大量行动结合在一起时,你就一定能实现心愿。
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实践吸引力法则的时候都失败了呢?
吸引力法则为什么对你没用?
1.吸引力法则是创造,而不是控制
很多人运用吸引力法则都容易进入一个误区:我想要吸引某一个特定的人,我想要某件事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发生,我想要生活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下……
吸引力法则不是仙女的魔法,而是像所有的成长一样,需要先向内看到你许愿的出发点是什么,是内在的匮乏、恐惧,还是喜悦的创造?不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,是无法真正前进的。
在之前的文章中,德芬老师谈到与金钱的关系:“我个人觉得金钱不是不能去追求,但是如果你是用吸引来的,会更轻松,更舒服,你花起来也会更爽。”这也是在讲吸引力法则,关键之处在于看清你与金钱之间的模式,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其实也是一样,可以触类旁通。
2.了解自己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?
人生游戏拥有不同的阶段,第一阶段需要“入戏”,你的目标是融入到剧情和角色当中,因此你要限制自己、说服自己你不是那个“真正的你”。所以,当你想要达成目标和实现愿望时遇到阻碍与抵抗是常有的事。
举例来说,你也许在学习市面上广为流行的,被称之为“视觉化”的自我成长技术。这个技术教导你,你拥有无限的力量,只要你能在心中看到结果的清晰影响,就能创造你想要的任何东西。你在本然状态中拥有无限力量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。可是,人在玩人性游戏第一阶段时,把无限的力量隐藏起来了,所以你的人格面具无法启用这些力量。
视觉化、自我确认、显化技术、吸引力法则和其他广为流传的自我成长技术,是第一阶段的杰出创造物。因为我们创造它们,我们让自己确信它们是真的,也运用它们。但是它们未必会经常发挥功效,因此这就造成了困惑、挫折和限制,这刚好支持了第一阶段的目标。
人性游戏的第二阶段才是开启并允许你彻底解脱的入口。
心想事成的关键点
德芬观点
1.其实,心想事成真的不是照本宣科按照某些步骤来做就可以成功的,它是一个需要“入心”的技巧。心想事成的实现,必须要在你自己内在的匮乏、空缺和恐惧都被看见并承认之后,才有可能。
2.最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“感受”和“信任”,光是这两点,就打败很多人了吧?就拿我来说,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我去要来的,而是我就觉得会这么发展。所以,在过程中,我是有信任和正面感受的,然后,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。
3.心想事成真正的成功秘诀就是祈祷,诚心的祈祷、信任的、正向的、愉悦的祈祷,并且让自己的生活能够活出那种品质出来,这是100%有效的。但如果只是做做文章,摆摆架势,念念祈祷文,而没有正面的感受和信任的话,心想事成是不会成功的。自己要先相信,外在就会显化出来给你。我们的世界是我们“相信”来的,我愈来愈能体会到这句话。
吸引力法则最初在大众视野出现,源于《秘密》的火爆一时,人们仿佛真的发现了心想事成的万能公式,从此人生无忧,想要什么随便跟宇宙下订单就好了。然而热潮过后,很多人经过实践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,愿望并没有实现,人生也没能开挂,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?
吸引力法则是什么
如果你从来没听说过吸引力法则,那么请记住以下这条简明法则:
你会把自己不断感知、思考和关注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,“我们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。”其实还有另一种更准确的说法,“我们会成为我们不断想要成为的人。”只是想一想某些事情并不一定能让它们发生在你的生活里。你需要不断地去想,经过一段时间后它才会显现。
你注意到没有,很多看过与积极思维有关书籍的人会告诉你,它们基本上没有效果?这些书之所以无效,是因为吸引力法则的效果与你的想法并没有多大关系,而是与你的感受密切相关。是的,你的想法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,但关键在于:
你的感受,而非你的想法,决定了你会把什么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在物质世界中,相反的事物相互吸引。男女之间的吸引、磁铁南北极之间的吸引……但当论及吸引力法则和情绪时,情况则是振动会吸引相同的振动。量子物理学能够证明这一点。
如果是积极情绪,振动就比较高,并会将好事吸引到你的生活中来。如果是消极情绪,振动就比较低,因此会把消极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活中。
吸引力法则公式:
想法+情绪+持久的信念+行动=显现
有关吸引力法则的书籍告诉我们:当你将持之以恒的想法、强烈的情绪、信念和恰当时候采取的大量行动结合在一起时,你就一定能实现心愿。
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实践吸引力法则的时候都失败了呢?
吸引力法则为什么对你没用?
1.吸引力法则是创造,而不是控制
很多人运用吸引力法则都容易进入一个误区:我想要吸引某一个特定的人,我想要某件事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发生,我想要生活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下……
吸引力法则不是仙女的魔法,而是像所有的成长一样,需要先向内看到你许愿的出发点是什么,是内在的匮乏、恐惧,还是喜悦的创造?不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,是无法真正前进的。
在之前的文章中,德芬老师谈到与金钱的关系:“我个人觉得金钱不是不能去追求,但是如果你是用吸引来的,会更轻松,更舒服,你花起来也会更爽。”这也是在讲吸引力法则,关键之处在于看清你与金钱之间的模式,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其实也是一样,可以触类旁通。
2.了解自己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?
人生游戏拥有不同的阶段,第一阶段需要“入戏”,你的目标是融入到剧情和角色当中,因此你要限制自己、说服自己你不是那个“真正的你”。所以,当你想要达成目标和实现愿望时遇到阻碍与抵抗是常有的事。
举例来说,你也许在学习市面上广为流行的,被称之为“视觉化”的自我成长技术。这个技术教导你,你拥有无限的力量,只要你能在心中看到结果的清晰影响,就能创造你想要的任何东西。你在本然状态中拥有无限力量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。可是,人在玩人性游戏第一阶段时,把无限的力量隐藏起来了,所以你的人格面具无法启用这些力量。
视觉化、自我确认、显化技术、吸引力法则和其他广为流传的自我成长技术,是第一阶段的杰出创造物。因为我们创造它们,我们让自己确信它们是真的,也运用它们。但是它们未必会经常发挥功效,因此这就造成了困惑、挫折和限制,这刚好支持了第一阶段的目标。
人性游戏的第二阶段才是开启并允许你彻底解脱的入口。
心想事成的关键点
德芬观点
1.其实,心想事成真的不是照本宣科按照某些步骤来做就可以成功的,它是一个需要“入心”的技巧。心想事成的实现,必须要在你自己内在的匮乏、空缺和恐惧都被看见并承认之后,才有可能。
2.最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“感受”和“信任”,光是这两点,就打败很多人了吧?就拿我来说,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我去要来的,而是我就觉得会这么发展。所以,在过程中,我是有信任和正面感受的,然后,事情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。
3.心想事成真正的成功秘诀就是祈祷,诚心的祈祷、信任的、正向的、愉悦的祈祷,并且让自己的生活能够活出那种品质出来,这是100%有效的。但如果只是做做文章,摆摆架势,念念祈祷文,而没有正面的感受和信任的话,心想事成是不会成功的。自己要先相信,外在就会显化出来给你。我们的世界是我们“相信”来的,我愈来愈能体会到这句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