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悦心理
儿童心理问题及咨询(3)
发布人:太原明悦心理 发布时间:2018/4/17 点击:1403次
我业已谈及在进行儿童精神分析时,解析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。这一点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验证,比如解析之后他们游戏内容得到拓展,移情作用得到强化,焦虑随之减少等等。但有时候,他们确实无法在意识层面处理这些解析。我发现,这个能力要到后期才能发展起来,它是随着自我的发展,以及适应现实能力的提高而渐渐养成的。性觉醒(sexual enlightenment)的过程也是如此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精神分析仅仅是将性理论与出生幻想(birth-phantasy)相关的材料挖掘出来罢了。只有在去除了潜意识的抵抗之后,孩童才会渐渐形成性觉醒。故而必须对儿童进行完整的分析,儿童才可能有性觉醒,也才可能完全适应现实。如若不能达到这个结果,那么很难说此次治疗已经成功、可以结案了。
儿童的表达模式与成人不同,整个分析情境也相异。然而,不管是儿童分析还是成人分析,遵循的主要分析原则还是一致的。解析的持续进行,阻抗的渐渐消除,不断移情至旧的经验(无论这种经验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),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建立并维系正确的分析情境,与成人并无二致。要达到这样的结果需要一个必备条件,即分析师必须使用与成人类似的分析方法,而不得在儿童身上施加一种非分析的、教育化的影响,而且处理移情的方式也必须与成人分析类似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分析情境中了解儿童的症状,获知他们的困难所在。通过移情,他们早期的症状或困难,乃至小时候的顽皮表现,都可能得以重现。例如,他们可能再次尿床,在某种特定情境下重复小时候做的一些事情,甚至三四岁的孩子会像一两岁的婴儿一样牙牙学语。在分析初始阶段,孩子通过分析而新明白的道理主要以潜意识的方式工作,所以他们并不会觉得必须立刻修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。这种进步一开始是以情绪而非理性的方式展现的。根据我的经验,当孩子渐渐明白了这些道理,他们会放松下来,这样与父母的关系大为改善,同时孩子的社会适应性也变强了,也变得更好管教了。通过分析,孩子超我的要求弱化了,自我的抑制减少了,自我变得更为强大,从而执行超我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容易。
随着分析继续进行,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开始用批判的拒绝,来替代压抑的过程。在分析中后期,我们能够发现,他们对于曾经主导他们的施虐冲动(sadistic impulses)变得不那么热衷,而对于他们不认同的解析,他们也会以最强烈的阻抗来反对,有时还会嘲笑之。比如,我就曾经听说有非常小的孩子,对他曾经真的想要吃掉他母亲,或把她撕成碎片的想法嗤之以鼻。而与之相伴的罪疚感的减轻,也能使曾经完全被压制的施虐欲望获得升华。反映在游戏与学习中,我们可以发现抑制消除了,儿童重新获得新的游戏兴趣,也拓展了游戏活动的范围。
本章中我阐述了从早期分析实践中所获得的分析技巧,并以此作为本书的开篇。因为对于儿童精神分析方法而言,这些技巧是很基础的。幼童心灵的特殊性往往会一直强有力地延续,所以我发现的这些技巧对于研究大一点的儿童也是不可或缺的。当然,从另一方面来说,对于潜伏期与青春期的儿童,他们自我发展得比较完整,所以分析技巧也需要进行一定修正后方可使用。在后文中,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一个主题,在此不再赘述。至于分析技巧要更接近于早期分析还是成人分析,这取决于儿童的年龄,也取决于每个个案本身的特性。
一般说来,我在下面陈述的原则,是各个年龄层儿童分析技巧的基础。因为儿童和少年感受到比成年人更为严重的焦虑,我们必须找到通向他们焦虑以及罪疚感潜意识的通道,并且尽可能迅速地建立起分析情境。幼童往往通过焦虑发作来宣泄焦虑;对于潜伏期儿童,焦虑表现为不信任地拒绝;而在情绪强烈的青春期,焦虑再次变得外显、尖锐。不同于幼童期的是,因为这时他们的自我已经发展了,所以常常表现为伴随着挑衅和暴力的阻抗,这很容易导致分析的中断。对各个年龄层的儿童来说,如果负面的移情作用从一开始就被系统地治疗与消解,那么他们的焦虑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释放。
但是,为了获得儿童幻想与潜意识素材,我们得接受各个年龄层儿童都喜欢用的间接的象征性表征。一旦孩子的焦虑减少,幻想变得更加自由,我们就能获得通向他们潜意识的通道,还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活化他们在潜意识指挥下表达幻想的方法。对于那些一开始完全没有幻想素材的案例来说,这种方法还颇见成效。
最后,我在此对本章做一个简短的小结。儿童的心灵具有更为原始的特质,在分析时也必须使用更合适他们的分析技巧,我们发现游戏分析是一个好方法。通过游戏分析,我们能够了解孩子遭受深度压抑的经历与固着,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施加有效的影响。此种分析方法与成人分析方法仅在技巧上有所不同,原理上并无差异。移情情境与阻抗的分析,婴儿期遗忘和压抑的去除,以及原始场景的再现,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游戏分析达成。我们也可以看出,所有心理分析方法的标准,都可以运用到这个技巧上。游戏分析与成人分析技巧的效果一样,唯一的不同是,游戏分析的过程更适用于孩童的心灵。